欢迎关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 会员登录入口

卫生计生纪念日活动日

发布时间:2018-04-27 | 作者: | 来源:

128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是1953年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节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24  世界抗癌日

《巴黎抗癌宪章》是200024日在巴黎世界肿瘤高峰会议上签署的,呼吁建立肿瘤科研的国际性合作,攻克癌症,使全世界的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和关心,并把每年24日定为“世界抗癌日”。


33  国际爱耳日

19983月,万选蓉等15名政协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经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3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36  世界青光眼日

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在2008年共同发起将3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青光眼日。


38  世界肾脏日

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并重视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的检测和预防方面全球的迫切需求。


317  中国国医节

1929年,国民党政府全盘否定并提出取消中医中药,只能用西医西药,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当年317日,全国各地三百多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反对废除中医,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中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医学界人士将每年的3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321  世界睡眠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


324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病原菌,为消灭结核病带来希望,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3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4  爱国卫生月

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全国爱卫会第八次扩大会议确定,自1989年起,每年4月份为“爱国卫生月”。


42  世界自闭症日

200712月,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4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患者的关注。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患病儿童发育受到阻碍,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47  世界卫生日

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建立“世界卫生日”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自1950年以来,每年47日为纪念世界卫生日,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411  世界帕金森病日

1997年开始,每年4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41521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把每年的415日~21日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42430  世界免疫周

为了强调计划免疫在拯救生命方面的重要性,鼓励家庭为预防致命性疾病而使自己的孩子们获得免疫接种,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全球各个国家,在4月的最后一周组织计划免疫、公众教育和信息共享活动。


42430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51日起施行。卫生部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4月最后一周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425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19866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每年425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


425  世界疟疾日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人口受虐疾威胁,每年有3.5亿~5亿人感染疟疾,110万人因疟疾死亡,每天有3000儿童因患疟疾而失去生命。20075月,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十届会议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425日为“世界疟疾日”,旨在推动全球疟疾防治工作的开展;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


51  世界防治哮喘日

“世界防治哮喘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关注。从2000年起,“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


58  世界红十字日

1948年,红十字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8日被定为“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及188个国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共同的纪念日,表示红十字运动的国际性和不分种族、宗教及政治见解的特性。


512  国际护士节

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劳伦斯·南丁格尔,倡导、继承和弘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国际护士理事会于1912年将南丁格尔的生日5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大力宣传护理工作。


512  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病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978年,世卫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4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2005年改为每年5月第二个周六。


515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为了提高国民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国务院1993年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同时把每年55日设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后于2000年改为515日。


515  国际家庭日

1989128日,第44届联大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51319  饮用水卫生宣传周

为广泛深入地开展饮用水卫生宣传,增强全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切实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从2012年开始,在每年5月第三周集中开展“饮用水卫生宣传周活动”。


520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1990年卫生部决定,将每年的520日作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广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以强化人们母乳喂养意识,更好地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520  中国学生营养日

为在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倡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自1990年起,在每年的520日开展学生营养宣传活动。这项宣传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和许多营养学专家的积极参与、支持。


520日~26  国际甲状腺周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第二大疾病。国际甲状腺联盟将每年525日那周定为“国际甲状腺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甲状腺疾病知识宣传工作。


529  计生协会员集中活动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0529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以倡导人民群众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为目标的全国性、公益性群众团体,19833月成为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的正式会员。1998年,在宋平会长提议下,每年529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纪念日前后,全国各地都组织开展“会员集中活动日”活动。


531  世界无烟日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11月建议将每年的4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31日。


65  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66  全国爱眼日

19929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1996年,卫生部、国家教委、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和群众组织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纪念日之一,并确定每年66日为“全国爱眼日”。


61016  食品安全宣传周

我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确定,每年6月第三周为“食品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614  世界献血者日

6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626  国际禁毒日

6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19876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将每年的6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739  全国核应急宣传周

为进一步加强核应急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为核能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决定,每年73日~9日为“全国核应急宣传周”。


78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


711  世界人口日

19877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90年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将每年7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728  世界肝炎日

为了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在中国、巴西、印尼、哥伦比亚等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世界肝炎联盟在2010521日通过关于“世界肝炎日”的决议,指定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728日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肝炎日”,开展纪念活动。


817  世界母乳喂养周

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确定每年81日至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由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拓宽母乳喂养的内涵,创造一种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88  全民健身日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


819  中国医师节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明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协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2016819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医师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11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91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

200791日,卫生部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以“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口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并确定每年的91日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


98  世界急救日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910  世界预防自杀日

20039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呼吁各国政府、预防自杀协会和机构、当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防范自杀行为,有效降低自杀率。


91420  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

为着力解决卫生计生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决定在2014914日至20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


920  全国爱牙日

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20日为“全国爱牙日”。每年的爱牙日都设有主题,旨在进一步强化公众对口腔卫生的关注,普及口腔卫生知识。


921  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

1994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纪念该协会成立10周年之际,将每年的921日确定为“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我国在2001年开始参加这一活动,并成立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925  《公开信》发表纪念日

19809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党员、团员带头只生育一个孩子;确有实际困难的某些群众,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但不能生育三个孩子;少数民族按照政策规定可以放宽一些。还要适当强调晚婚晚育。公开信的发表,是我国计划生育史上的里程碑。


926  世界避孕日

世界避孕日是一个国际性的纪念日,旨在提高年青人的避孕意识,促进年青人对自己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年青人的生殖健康和性健康。


928  世界狂犬病日

200798日第一个“世界狂犬病日”活动获得里程碑式的成功后,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机构共同发起并做出决定,将每年的928日正式设立为世界狂犬病日,集合众多的合作者和志愿者,群策群力,尽快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930  世界心脏日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200092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则以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


930  国际聋人节

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9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


10  全国敬老月

全国敬老月是由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爱老敬老社会活动,旨在大力宣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应对策略,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


106  世界造口日

造口是针对手术切除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病变部位,然后在患者的腹部造一个口,使排泄物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为了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国际造口协会于1993年倡导设立“世界造口日”,每隔3年的10月的第1个周六举行。


108  全国高血压日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卫生部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10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


1011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1011  世界镇痛日

2003年,欧洲各国疼痛学会联盟发起“欧洲镇痛周”,旨在提高人们对及时防治疼痛之必要性的科学意识。国际疼痛学会对此高度评价,决定20041011日为“世界镇痛日”,并建议根据各国情况,把10月中旬的一周定为“镇痛周”。


1012  世界关节炎日

关节炎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关节炎,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12日定为“世界关节炎日”,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20014月,我国设立了“卫生部关节炎防治教育计划基金”。


1010  世界视觉日

“世界视觉日”或称“世界视力日”,是在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为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世界视觉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结合国际防盲组、国际狮子会、奥比斯等全球多个国际志愿机构共同订立的全球医疗公益行动。


1015  全球洗手日

“全球洗手日”是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组织发起的,号召全世界各国从2008年起,每年10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1020  世界骨质疏松日

“世界骨质疏松日”是在1996年最早由英国国家骨质疏松学会创办,从1997年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赞助和支持,当时定于每年624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参与并作为联合主办人,并将世界骨质疏松日改定为每年1020日。


1022  世界传统医药日

1991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1028  世界男性健康日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每年1028日为“世界男性健康日”,加大对男性健康的宣传力度,呼吁整个社会再多一点对男性健康的关注、呼吁每个家庭再多一点对男性健康的关爱。从2000年起,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每年发布通知,确定当年男性健康日活动主题,部署男性健康日宣传活动。


1029  世界卒中日

为了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世界卒中组织呼吁设立了“世界卒中日”。卒中是脑中风学名,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1114  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世卫组织于1991年由发起设立“世界糖尿病日”,每年1114日举行, 2007年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1114  世界慢阻肺日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1119  世界厕所日

67届联合国大会2013724日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以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


121  世界艾滋病日

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121日确诊。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12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1215  世界强化免疫日

“世界强化免疫日”是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设立的。强化免疫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措施,目的是通过免疫高危险年龄组04岁的每个儿童,尽可能快地阻断脊髓灰质炎地方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