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 会员登录入口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推动人口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发布时间:2011-06-10 | 作者:本站 | 来源:


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届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李金华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彭珮云大姐,各位代表:

首先,我衷心感谢全体理事的信任,选举我担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人口文化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能与全体理事们一起投身人口文化这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我既感到十分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发展繁荣人口文化事业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一定牢记使命,以“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宗旨,和同志们共同努力,团结全国的人口文化工作者一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把人口文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刚才,彭珮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得很好。我听了很受教育,很受启发。这是她十八年来人口文化工作经验和理性思考的结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彭珮云同志为中国人口文化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她是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的发起者、开创者,她首开团结广大文艺界人士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先河,带领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和全国人口文化工作者、志愿者和广大会员,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造就了人口文化工作的一个个品牌。由于年龄原因,彭珮云同志不再担任全国理事会会长职务,上届部分理事也离开了人口文化工作岗位,他们为中国人口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向彭珮云同志和离任的理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我们希望并相信,你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人口文化工作。我们新一届理事会的成员一定会努力学习你们的成功经验与创新精神,为人口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不懈努力。

刚才,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同志充分肯定了人口文化促进会过去五年的工作,深刻阐述了新时期人口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体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对人口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成立十八年来,在宋平、姜春云、彭珮云等老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大局,服务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团结文化艺术等界别热心于人口文化事业的人士,为宣传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特别是家庭美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我们新时期开展人口文化工作的坚实基础,也是强大动力。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的重要时期。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了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开展人口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口文化促进会广泛联系文化艺术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独特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宣传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中心任务,以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为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努力探索做好人口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新载体,为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刚才,彭珮云同志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我看这一点十分重要。人口问题也好,文化也好,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阐述。我建议可以跟科研机构、大学等进行合作,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此外,我们这个促进会包含各方面的人才,加上地方的促进会,我们工作的群众性十分强。以后可以加强对基层的调研,听听基层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对人口工作、人口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以归纳,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向人口计生委或者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我在政协工作的这些年,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建议是十分重视的。也希望各位理事、常务理事多搞些调研,多提出你们的意见和建议,只要大家都来关心、参与这项工作,就一定能取得人口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动人口文化事业发展的使命感

人口文化既涉及“人口”,又涉及“文化”。人口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它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我们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系统阐述,为我们做好人口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口文化事业是文明的事业,进步的事业,大有作为的事业。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口文化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推动人口文化事业向前发展。我个人原来与人口文化这个领域没有多少接触,知之甚少。最近看了宋平等几位老领导的讲话,看了一些资料,深感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可做的事很多。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虽然是一个社团组织,但其服务对象是最多、最广泛的。“人口”包括13亿多中国人,文化的范畴也很大。所以我感到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舞台很大的工作。我能担任促进会会长感到无比高兴、无比光荣,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相信在座的理事、常务理事也会和我一样,既感到光荣,又不忘记责任和使命,我们共同为这一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二、传承创新,不断开创人口文化事业新局面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传承和创新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推动人口文化事业发展,基础在于继承,关键在于创新。不善于继承,创新就没有根基;不善于创新,继承就缺乏活力。人口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人口文化;二要对老一辈领导人为我国人口文化事业确立的宗旨、原则,以及十八年来的宝贵经验,认真学习,继承发展;三要借鉴各国、各民族人口文化的优秀成果;四要深入群众,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新经验新做法,创新人口文化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理论。总之,我们要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意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人口文化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大局,围绕中心,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针对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人口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唯有如此,人口文化事业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三、团结协作,形成推动人口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强大合力

人口文化促进会是致力于发展人口文化事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非营利的社团组织。促进会要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主管部门、文化艺术界等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可喜的是,这次选举产生的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包括了中宣部、文化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部门的同志以及文艺界的著名艺术家。这些同志政治敏锐、思想活跃、文化艺术素养高,社会活动能力强,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享有较高的声望。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充分依靠各位兼职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其所在单位的力量,不断拓展人口文化工作的活动领域,扩大社会影响力。要紧密团结各界热心人口文化事业的志愿者、会员、会员单位,加强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口文化活动。我们还要热心支持和指导地方人口文化促进会开展工作,扩大人口文化志愿者队伍,激发广大人口文化工作者、会员、志愿者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人口文化事业的合力,让人口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入户,不断推动人口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我们还要加强促进会自身的建设。我和促进会的同志们接触时间不长,但通过近一个月的接触和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到促进会在彭珮云同志的带领下,工作既坚持开拓创新,又十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规章制度比较齐全,因而办事也很规范。这作为一个社团组织是十分难得可贵的。再过些天就是我们党的九十周年诞辰,希望各级人口文化促进会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虽然我们是社会团体,但同样在各项工作中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各项工作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各位代表,人口文化事业方兴未艾,人口文化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人口文化事业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8d12c35333cdedef63c88e21c0bb85b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