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文化奖要力推精品创作
在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艺术品宣传品类组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 李金华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五日
各位组委会委员、评委会评委:上午好!
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艺术品和宣传品类评奖工作在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卫生计生系统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合作下,经过民间艺术品和宣传品类评委会专家,严格执行《中国人口文化奖章程》和《民间艺术品和宣传品类评选工作规则》,认真讨论、严格评选、特别是监委全程监督规范性运作,今天又经组委会审议,至此评选程序全部完成。会后评选结果将向社会公示后,正式在国内有关文化艺术报刊登载,即完成本年度全部评选工作。我们的评委做了大量艰苦的事务性工作,很不容易。各地报送的作品一定是很多的,还要从里面评选出优秀作品。刚才大家看到,每个作品的评语写的比较实际也比较准确,所以说大家做了很多的工作,很辛苦。我代表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组委会向全体评委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担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有4年多了,参加了几次中国人口文化奖的评选组委会会议,一直都在考虑一个问题,人口文化促进会倡导、宣传的人口文化,到底什么是人口文化?开始,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人口文化,因为有人才有文化,没人就没有文化。实际上,从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成立开始,宋平和珮云同志在当时从宣传计划生育角度这个范围确定的人口文化的内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对的。后来因形势发生变化,我个人认为,仅仅在这个范围内促进人口文化发展还不够。从刚才审议的两个艺术类型的作品看,人口文化的内容扩大了,这一点我感到非常好。内容扩大了有疾病的预防、药物怎么使用,怎么吃好药。吃药看似简单也是很复杂的事情,还有涉及老年人的问题,方方面面都有。我听了以后很兴奋,内容范围还是应该扩大的,这些都是人口文化范围应该关注的问题。人口问题是社会所有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围绕着一个“人”字,疾病是人带来的,环境的污染说到底也是人造成的,没有人也就没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人”字。因此,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口文化奖是我们的一个品牌,将来在这方面我建议,在宣传力度和范围更广泛一些,要适合各个方面、各个人群,不要让公众认为这个奖只是搞计划生育的,跟我没关系。这是我的一点感受。
下面,就中国人口文化奖在新时期的地位作用、精品创作和传播,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中国人口文化奖的地位和作用
这个问题再提,一是因为卫生计生两个部委合并以后,需要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人口文化奖的发展历史、政府综合艺术类奖项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卫生计生中心重点工作量大且纷繁复杂,宣传工作急需加强,而这个奖正是面向全社会的高效优质的平台和媒介。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中国人口文化奖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奖项,即是政府奖,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是承办单位。因此,在系统内部,有关中国人口文化奖的一切工作,都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工作,一定要引起卫生计生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视,进而影响全国,提高各地组织作品创作、征集、筛选和报送的积极性以及作品的质量水平,中国人口文化奖的艺术水准和社会影响力才能提高,更好地发挥这个奖项的宣传作用。
前不久,我到武汉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举办的纪念“7.11世界人口日”活动,我和崔丽同志讲,中国现在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卫生医疗,卫计委跟13亿中国人每个人都有关系,没有一个例外的。第二个就是教育也是跟13亿中国人密切联系,包括胎教也是教育问题,这两个事情是目前改革最难、工作面最宽、工作量最大,跟中国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两件民生大事。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作要密切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我们会的工作也是非常支持的。我觉得,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作为社会团体,在工作上非常严谨,工作质量是很高的。
二是因为在新时期,中国人口文化奖面临医改、生育政策调整等重大问题,任务更加艰巨,地位进一步提升,作用进一步扩大。中国人口文化奖经过长达22年15届的评选活动,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卫生计生两个重大民生事业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宣传作用。当前,人民群众希望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更多地了解与之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卫生计生政策和改革措施,以及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生殖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要努力发挥中国人口文化奖和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作用,利用不同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利用卫生计生宣传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入户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解读党和国家对民生事业倾注的情感和肩负的责任,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服务,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着力推进新时期中国人口文化奖精品力作的创作
中国人口文化奖20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评选为导向,坚持以卫生计生中心工作为创作主题,坚持以广大基层卫生计生实践为创作源泉,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把创作生产优秀的卫生计生题材文化艺术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品位的文艺作品,让这些精品力作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内容上要“接地气”,温润人心,陶冶情操,思想上要“通人气”,在观赏时要便利快捷,让文艺作品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入心入脑。
在新时期,中国人口文化奖的11个艺术门类评选工作,更为重要的意义,是通过评奖活动,着力培植、挖掘、引导和创作人口文化、健康文化题材的优秀作品,以全面提高中国人口文化奖的专业水平,吸引更多有志于人口文化、健康文化创作的各类人才投入到这个民生题材的创作。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的主要和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狠抓优秀作品的创作、扶植和支持,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推动系统人口文化、健康文化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文化奖的评选工作,必须将推出精品作为重要工作努力狠抓,真正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开创卫生计生文化建设新局面。
三、切实加强新时期中国人口文化奖优秀作品的传播
文艺传播的社会责任,决定着文艺传播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文艺传播的价值导向和理想理念。文艺传播要对国家和人民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文艺传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给我们做好新形势下中国人口文化奖优秀作品传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优秀作品传播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连接文艺作品与受众的桥梁。文艺作品创作出来,只有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才能到达受众,才能实现文艺作品自身的价值。面对当前文艺作品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形态多样化的特点,要把满足卫生计生服务对象的需要,作为宣传人员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讲好白衣天使的感人故事,传播好“最美医生”的心声,弘扬和展现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风貌。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重要性,会用、善用新媒体传播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获取、易于接受的形式推送文艺精品,让正能量文艺作品随处可见,读之心悦,观之受益,从而扩大优秀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
我们要以习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党的文艺宣传方针和导向,进一步精心策划卫生计生文艺作品重点选题,推动人口文化、健康文化精品创作,拓展优秀作品传播渠道,加强卫生计生基层文化建设和基地建设,使中国人口文化奖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宣传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