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

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评委采访录

发布时间:2011-09-09 | 作者:本站 | 来源:

 李金斗(北京曲协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昨天国家人口计生委崔丽副主任在会上讲得很好,这个评奖活动对全国曲艺发展很有好处。人口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举办的人口文化舞台艺术类作品评奖活动很好,能够促进我国舞台艺术园地百花齐放。曲艺作品表现的看似小事,实际上是大事,加上曲艺作品短小精悍,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力强,反映力度大,与观众互动性强,群众非常喜欢。常言道,听书看戏,警示后人。传统文化艺术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目前社会上充斥着浮躁的风气,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冲击,年轻一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越来越不了解,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致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很多问题。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坚守阵地,从建设先进人口文化角度出发,通过对舞台艺术类作品的全国性评奖,来大力支持和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优秀文化艺术,促进全社会曲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真正发挥了先进人口文化的促进作用,繁荣发展了我国的先进文化,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做得很好,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目前看来,这个奖项主要问题在于宣传不够,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国家奖。而一旦评上,对作者本人很有益处。我建议在今后《曲艺》杂志上刊登一个征稿启事,广泛征稿。现在文促会的工作很规范,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后我们一定要力争在全国和地方曲协上广为宣传,把这件事情做大做强。

 (评委背景介绍:李金斗,1947年出生。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华相声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13岁起学习相声艺术,深得前辈王长友、谭伯茹等相声艺术家的真传。出科后,又拜相声名家赵振铎先生为师。李金斗博采广收各相声名家的表演艺术特长,集北京的清雅,天津的火爆,东北的粗犷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1995年李金斗获得“侯宝林金像奖”,并被评选为“全国当代最受观众欢迎的八大相声演员”之一。他倡导发起的“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是北京演出市场上的“名牌标志”,深受北京市民的挚爱。)

 

 种玉杰(北京歌舞剧院副院长)

 作为一个演员,都希望有一个平台展示才华,今后我们曲协应当充分利用中国人口文化奖这个平台。作为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要和各个文艺家协会建立起一个特别良好的互动机制。作为曲协领导,如果在今后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一句,号召大家积极参加人口文化奖的大赛,就这一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够使各个艺术家协会每年都期待着这个评奖通知。没有比赛的激励,就不会有好作品。如果能够保持两年一评,形成规定动作,就能调动积极性。比如中消协曾经委托我们办一台晚会,消协先找我们把他们的政策和意图一说,我们领会了就给他们搞创作,按照他们的要求,我们带着想法回去,仅仅用了两个月,作品拿出来了,他们非常满意。可见,这也是一种合作模式。因此,有一个定期的合作很重要。创作可以是大范围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其实民间还有好多作品,就是没有报上来,十分可惜。这个人口文化奖给文联下的各个艺术团体提供了平台,一定要让大家充分利用和积极参与。

 (评委背景介绍:种玉杰,1959年出生。京韵大鼓演员,原北京市曲艺团团长,现北京歌剧舞剧院副院长。1975年毕业于北京市艺术学校,入北京市曲艺团,师从京韵大鼓名家良小楼。 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2000年获首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他掌握的京韵大鼓传统曲目很多,被誉为“中国第一男京韵”。

 

 黄 群(中国曲协研究部主任)

 参加这次评奖工作有几点体会:首先,从这个奖项的宣传角度上讲,应该努力扩大它的影响力。既然经过几次全国范围内的整顿,中宣部都一直保持着这个奖项,就应该争取把它搞成一个常设奖项,要让给大家知道它的含金量。人口计生工作很重要,每个单位都有计生办,但是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这么大个国家奖,大家不知道,很可惜,必须让它把影响力传播出去。其次,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一定要和作家队伍保持密切联系,经常进行信息沟通,否则人们不知道这个奖项,也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如果人们知道了,就可以在创作中突出人口文化的主题。比如一些农村题材,就能够很好地反映人口文化的主题,所以关键是要保持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络,使喜欢创作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奖。同时,要保持信息畅通,使艺术家们的创作能够紧跟形势。比如“十二五”期间人口是一个什么形势,要让作者知道。实际上文艺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因此文艺作品一定要紧跟政治形势。比如“东方红”“走向新时代”这些歌曲,大气磅礴,完全代表和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人民心声,这样的歌曲就容易成为经典,永久流传。第三,文艺作品是一种艺术,一定要拓展思路和眼界,抓好创作,不要就歌曲抓歌曲,而是要广泛发动文艺界各个门类的作家参与进来,一起创作。比如黄宏的“超生游击队”,就抓住了当时的计生工作和育龄群众心理特色,所以,至今还有艺术魅力。第四,评奖通知的下发也是一个问题。下面怎么提交作品,提交的渠道和时间是什么?都需要让大家清楚。如果文艺界每个口都有正常渠道报奖,还会有大量的好作品报上来。比如解放军这个口,如果通知发到计生办,艺术家就会看不到,而发到总政艺术局,下面的创作人员就能够看到了。部队对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如果通知发放渠道不畅,就会导致许多好作品淹没在没有上报当中。而对地方的曲协来说,如果发到文化局,我们就能看到,发到其他地方就不一定能够看到。所以,建议今后发评奖通知一定要落实到相应机构。另外,评奖通知能否发送到位,关键还在人,这个人很重要,这人能干这事,能干好这事情,就会有好作品报上来,要不然就不知道,好作品就埋没了。总而言之,怎样把这个奖项的知名度提高,是一个重要问题,应该好好下功夫。最后,评完奖后,怎样扩大影响,还要在加大宣传力度上好好下功夫。怎样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把宣传做好了,这是当务之急,而要做好这个,不借助强势媒体不行。知名度提高了,只要一见通知大家就会来积极参与,就会主动报奖,这样就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好。

 (评委背景介绍:黄群,1965年出生。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委员会秘书长,曲艺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研究部主任。编辑出版《廉政文艺曲艺卷》、全国优秀曲艺作品集、牡丹奖理论奖优秀论文集等,先后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新时期曲艺复兴之路》、《火一样的生活、火一般的曲艺——回望军旅曲艺八十年》等百余篇文章。)

 

 于万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高级编辑)

 要说对这次评奖的体会和感受,我想打个比方,第一,要放水养鱼。借助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这块招牌,广泛联系作者,定期召开一些作者联谊会,邀请大家来座谈,介绍人口工作情况和上级的政策,把你们掌握的资料和故事讲给大家听,介绍人口部门的情况,定期通通电话,先联络感情,不一定先要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把作者的心气充分调动起来,使作者心中有人口文化促进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主动创作这方面的文艺作品。把水放满了鱼自然就多了;第二,要广撒网捞鱼。要善于发现好作者,好苗头,及时请专家开研讨会给这些好作品会诊、评价,提出意见,努力提高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水平,再舍得投入请大腕来演出,当十分成熟的时候找一个契机,请中央领导来看这台晚会,这样新华社一定会报,通过这种路径,一定会把人口文化奖的名声提升起来。第三,要重金扶持。真出了好作品,一定要重金奖励作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文促会评奖不带任何功利性,就要把钱用在好作者、好演员、好作品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过这些手段,提高文促会的影响力,也能提高作品的大人口内涵。总之,在人口文化范畴内的婚姻、家庭内容很丰富,俯拾即是,可做可干的事情很多,只要把以上三方面工作做好,我们的“渔业”就大丰收了。

 (评委背景介绍:于万海, 1944年出生。1963年入伍,1964年调铁道兵政治部文工团任团员,1980年转业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任编辑、组长,1994年任北京文艺台曲艺部主任,1997年任北京文艺台副台长。1996年创办、主持“空中笑林”栏目,该节目曾被评为北京电台名牌栏目和听众喜爱的主持人。多次获得中国广播文艺奖一、二、三等奖。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曲艺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曲协会员,中华曲艺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文联理事,北京曲协副主席,198619882002年央视举办的全国相声大赛的评委,2003年第11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评委,“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编委,《中国曲艺志》编辑。主要作品有《笑谈相声》《民国风云》等。)

 

 余  林(戏剧评论家)

 中国人口文化奖在中国各种各类奖项中应该说有着自己独特的方位、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观测面。因为它具备几个特点:由于中国人口文化奖是在人口文化范围内设立的各种奖项,而人口文化的定义又有多种含义,因此,这个奖项所关注的内涵与外延就格外丰富多彩。第一,人口文化是生命优质文化。这个奖项关注的是生命优质现象。通过文艺作品反映人口的优质现象,因此可以说这样一个定位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这是特点之一;第二,这个奖项涉及的不是单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中综合性较高的奖项,音乐、舞蹈、曲艺、文学、美术、诗歌等等,都涵盖在里面,这种综合性奖项在全国各种奖项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特点之二;第三,这个奖项还是专业作品和非专业作品的综合,而在中国其他类似的奖项都是分开的。把专业团体制作和非专业群众制作有机糅合在一起,专业的精益求精,非专业的质朴亲民,两者相互融汇,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各有所长,非专业的水平不一定低于专业制作,专业创造紧扣主题,相互之间融汇交流,都体现了对生活和艺术的见解,并且形成了理论交点、艺术交点。理论交点为中国的艺术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人口文化又可超越一般的艺术,这种综合性作用对推进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这是特点之三;第四,这个奖项的评奖专家来自各个方面。评委并不是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自身,而是在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积极搭建平台,多方协调各种艺术门类的民间团体的权威专家学者,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评选,保证了获奖作品的优秀性。由于人口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事业,能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门类之中,因此,把人口文化艺术融合交织在整个社会文化艺术中,通过人口文化奖的评选,激励全社会创作出品先进人口文化艺术作品,利用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这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和实践。以上这些特点成就了中国人口文化奖的精华和灵魂。

 (评委背景介绍:余林,1932年出生。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总经理<即副院长>兼艺术总监协理,国家一级戏剧评论家。著作有《话剧生存空间思考》《人口文化十年礼赞》《“结婚”的舞台艺术》《陈薪伊的舞台艺术》等。曾获“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曾出任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顾问,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王世光(原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歌剧舞剧院院长)

 我从2003年开始参与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评奖工作,总体感觉是一届比一届好。评奖工作也是一届比一届重视,这很好,能够保证获奖作品质量一届比一届高,成绩更加客观。在这方面,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至于今后怎么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我认为,从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以及各个相关民间组织来说,首先要从抓创作入手。国家人口计生委在这项工作中要成为龙头。在人口文化歌曲的创作中,要努力提高专业词作家的参与率,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牵头,邀请词作家介入,先给大家上课培训,然后下去走访基层,通过亲身体验,创作出主题明确的人口文化歌曲。在创作过程中,要先从词创作入手,以词为主,以曲为辅,投入相应经费,进棚录音,拍MTV,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借助地方舞台广泛上演推广,扩大影响。其次,这次评奖我发现有些地方的音协参与了,这是一个好苗头。建议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今后要重点抓几个地方的音协,比如上海、深圳、部队的,要求这些音协保证质量,同时加强地方人口计生委和地方音协的协作,把彼此拴得更牢,以充分保证人口文化歌曲作品的质量。

 (评委背景介绍:王世光,1941年出生。作曲家。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作曲家罗忠镕先生,1963年毕业。1976年起任中央歌剧院驻团作曲家。在王世光手中曾诞生过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和歌剧“第一百个新娘”以及“马可·波罗”等众多蜚声中国乐坛的作品。王世光于198811月至2006年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为中国音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

 

 田晓耕(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音协副秘书长)

 要搞好人口文化舞台艺术类作品的评奖工作,首先要搞好创作,其次后期录音也必须跟上。要舍得投入经费,比如约稿费、制作费、中奖费等。要主动创作,要给创作者下到基层体验生活的实践机会。这样一个全国性大奖,如果专家不介入就太业余了。因此要充分发挥地方相关组织的作用,组织专家有序介入,站在高起点上,为打造先进人口文化艺术精品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进行广泛的社会征集,对社会征集的作品,应当先进行筛选和淘汰,几条腿走路,尽量把优秀的作品征集上来。此外,评选出来的艺术作品要好好推广,比如出碟、展示、宣传,而这些也需要经费支撑。总而言之,怎样才能把专业创作和业余创作的好作品征集到手,而且内涵符合要求,这是需要下一步努力的工作。作为弘扬先进人口文化的歌曲,旋律再好,如果词不行,也达不到宣传教育目的。因此,仅仅依靠社会广泛征集不是最好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依靠有目的的创作。

(评委背景介绍:田晓耕,1955年出生。1969年应征入伍,1986年经部队推荐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主修和声、配器、复调等课程,结业后从部队转业到中国音乐家协会,在《歌曲》编辑部担任编辑工作,2005年任《歌曲》副主编,2007年起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田晓耕从1973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活动,迄今为止,已创作歌曲800余首,并多次参加全国歌曲评选活动的评委工作,如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主办的一至四届“北京2008”奥运歌曲征集评选;中宣部主办的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歌曲评选;中国音协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评选等。)

 

 姚  明(空政文工团作曲家)

 这次评选的作品,总的来看有一定的质量。有些歌曲还不错,评奖过程公平、公正。但是,在获奖名单中,用句业界行话来说,还没有那种“拱耳朵”的作品,还没有让人感到可以流传的作品。然而,任何作品,如果不流传、不推广就等于废纸一张。现在讲究的是明星效应,大腕效应。好歌让大腕一唱,就产生了轰动效应,就容易流传,就起到了推广作用。所以,在这方面要舍得资金,先做MTV,最好力争上到春晚,哪怕几年推出一首,哪怕就流传一首,也是功德无量,也就值得了。当然,一首好歌的流传有很多偶然因素,刻意追求流传,可能反而不会流传,但是,应该树立使之能够广为流传的这种意识。这次参评的作品总体来说内容太宽泛,人口文化主题不突出,建议今后在创造和遴选中,还应该在这方面予以重视。

(评委背景介绍:姚明,1948年出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作曲。代表作品有: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唱脸谱”、“大黄河”等;电视剧音乐“西游记续集”、“乡村爱情交响曲片尾歌月牙”、“小井胡同”等;舞蹈音乐“醉鼓”、“旦角”等。)

 

 罗  斌(中国舞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我是第一次参加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作品的评奖工作,也是第一次感受评奖活动。首先,从评选作品的主题来讲,确实是非常重要,人口文化是文化类别方面的一个选择。从我国舞台艺术评奖活动来看,过去分类一直较为固定,而现在分类丰富多了,比如按地域文化类别划分,有江南、岭南等,这样就更准确了。我很认同人口文化的分类,内涵与边界十分清楚,值得我们在舞台艺术作品中去着力打造。然而,仅有分类还不够,这样的分类还应该体现在作品中。这种分类要求我们要专门打造这种艺术作品。但目前看来现有的作品对人口文化的内涵认知还不够,推介的力度也不够,所以,报选的作品与人口文化主题关联不紧密,需要进一步强化。因此,在未来的推展或者推介中,要让专业人士充分了解这个分类的内涵,要畅通渠道,让专业人士充分认知,从而创作出既有人口文化内涵又不失专业水准的高质量的舞台艺术品。其次,如果要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就必须强化宣传倡导。人口、家庭、伦理、情感等等,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是重要的题材。从舞台类艺术作来说,越鲜活越真实,就越有感召力和生命力,比如广东省歌舞团创作的“骑楼晚风”舞蹈剧,就非常贴近人口工作内容,可以代表舞蹈界对人口文化方面的一个追求。如果有这样一个奖项,又有这样一个概念,还有专业水平的创作,就应该做成很好的作品。另外,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评奖作品的品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如果具备了这双重属性,我认为还可以在全国舞蹈类大奖“荷花奖”评选中参与角逐,在“荷花奖”中从艺术层面参与竞奖。这样一来,既可以弘扬人口文化,又可以展示艺术水平。最后我建议,在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奖项中,设两个层次:一个是专业性奖项,一个是非专业性奖项,用一个大奖将二者囊括在一起,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评委背景介绍:罗斌,1963年出生。舞蹈学博士研究生,文学硕士,副研究员,舞蹈史论学者。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院研究生部舞蹈系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贾作光自传》的主要作者,《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戴爱莲:我的艺术与生活》、《澳门舞蹈》等专著作者。参加国家“八五”跨“九五”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当代舞蹈精粹”科研系列电视传记片“人民的舞蹈家贾作光”、大型民俗舞蹈电视系列片“人间舞者”的编导工作,担任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撰稿人。为“十五”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傩舞文化研究”“图文珍典中国民间舞珍贵资料的图像研究”主要负责人和撰稿人。)

 

 赵士军(中国舞协《舞蹈》杂志社社长)

 作为《舞蹈》杂志的主编,我感到这个奖项很有权威性,优秀作品可以在我们的杂志上进行推介。人口文化是一个大题材,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从国策和作品主题上体现得很充分,今后我们杂志愿意就此配合宣传。从这次评奖来看,政府对人口文化的建设抓得很紧,从评选出来的几个奖项来看,都与人口有关,主题明确,艺术水平相对较高。人口文化这个主题虽然在舞蹈界的一些创作中也有涉及,但不像这次评选这么集中。人口文化奖给舞蹈界的创作与评奖又提供了一个平台,创造了一片天地。评选出来的作品务必要重视加强后期宣传与推展,比如争取央视列入一个星期播出,效果极佳。《舞蹈》杂志也可以为这个奖项进行宣传,与其他媒体形成合力,共同提升人口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利用杂志把获奖作品传播给全国的舞者。

(评委背景介绍:赵士军,1951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间舞蹈的推动者,现任中国舞协《舞蹈》杂志社社长。长期研究中国民间和民族舞蹈,为中国花鼓灯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数次担任全国和地方性大型民间舞蹈表演活动的总策划和总导演。2008年,在他的努力倡导下,联合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教授及中央电视台导演等,创办了中国秧歌节。所编著的《中国民间舞蹈集成》获文化部、国家民委、国家艺术科学领导小组颁发的“艺术科学发明奖”,赵士军也被中国文联收入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传记丛书。)

 

 明文军(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这次评奖我有一个感触,我们舞蹈圈子里的人几乎都不知道这个奖项,这说明宣传力度还很不够。今后要注意怎样从文化层面上考虑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这个奖项的重视。从这次舞蹈类奖项的评奖情况来看,目前是愿望与现实有些脱节。从操作层面上来看,宣传要跟上评奖。也就是说,获奖应与展演相结合,在颁奖时应该加进优秀作品的展演,甚至举办展演周,让各种媒体跟进,加大宣传力度,把事情做大,做强。建议下一届评奖时可以考虑采取现场评比,或者播出性评奖,目的在于造势,而造势的目的是吸引广大百姓的关注,让一线明星上阵,让全民关注,让这个奖项深入人心,达到宣传人民的作用。另外,作品的品质也很重要,要找到最高品质的标准,要有艺术水准。为此,要广泛发动,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如果让央视连续播放几个晚上,效果和影响力就大不一样了。

(评委背景介绍:明文军,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