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7月2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文字实录
时 间:2020年7月28日
地 点: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凯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嘉 宾:王贺胜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
欧晓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司长
梁万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
熊先军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医改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关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这方面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王贺胜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先生,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先生。
首先,有请王主任作介绍。2020-07-28 10:00:18
王贺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2019年医改工作进展和2020年下半年重点任务。
2019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医改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推动医改取得新成效。
一是以治病为中心正在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健康主要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和重点人群,组织推进15个专项行动。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重大疾病防治,国家癌症筛查项目覆盖184万人,职业病监测病种扩大到28种。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管理,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看病难问题得到持续缓解。启动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河北等8个省区开展试点建设。规范推进医联体建设,开展城市医联体网格化管理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持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300家县级医院成为能力建设“标杆”,616家机构达到社区医院标准。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5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9100多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超过50%,超过1200家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办医,在10个城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
三是看病贵问题取得重要突破。逐步推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25个中选药品价格较2018年最低价平均降幅59%。持续减轻药品耗材费用负担,17种医保谈判抗癌药医保报销52亿元,96万人次受益。强化基本药物配备,完善药品审评审批,持续规范药品流通,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印发33个鼓励仿制药品目录。调整优化国家医保目录,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四是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效率持续提高。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99.8%的医院数据质量符合要求。逐步强化综合监管,采取“双随机”方式抽查38.6万家单位。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医药领域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五是相关工作统筹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组织1000余家三级医院帮扶1173家贫困县医院。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提升500家县级中医医院能力。构建道地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对59个中成药大品种和101个中药饮片开展生产全链条质量追溯。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优化医学专业结构,多途径培养全科医生4.6万名。2020-07-28 10:03:00
王贺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改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继续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任务》明确了六方面重点工作内容。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主要围绕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做出工作部署。二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主要包括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促进,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加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防治力度。三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明确要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化薪酬制度和编制管理改革,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投入政策。四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五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主要涉及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六是统筹推进相关重点工作。包括继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和督察机制等内容。
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医改决策部署,继续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加强监测评估,推动责任落实,加强宣传引导、推广典型经验,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深化医改各项工作。
谢谢。2020-07-28 10:10:46
胡凯红:
谢谢王主任,下面开始提问。2020-07-28 10:21:4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推进深化医改有什么样的考虑?谢谢。2020-07-28 10:23:52
王贺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深化医改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我们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紧扣强化人民健康的制度保障,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政策制度创新,显著增强了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整体效能,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了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能力,规范了行业综合监管,逐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我觉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对我们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的检验。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都经受住了考验。实践证明,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重要节点和关键时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们既需要立足当前,持续抓紧抓细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同时,更要放眼长远,正视问题,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始终把改革作为破解体制机制难题的关键抓手,把深化医改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手段,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相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狠抓统筹协调、督察督办、经验推广,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成果。
谢谢。2020-07-28 10:24:04
中国日报记者: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积极向好,但这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防控还有救治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和漏洞,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补齐这些短板?谢谢。2020-07-28 10:30:14
欧晓理: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经过各方面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重大战略性成果。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多年来建立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确实也要看到,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短板和问题。特别是与疫情初期“爆发式”需求相比,发热门诊的收治、传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物资等等,在短期内都出现了一定的短缺。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作出部署,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局积极贯彻落实,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研究制定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在未来一段时间,重点通过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强化七项能力,完善三个保障。
七项能力:一是要强化发热门诊的接诊能力,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重点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合理布局诊室、留观室、候诊区,扩大等候间距,配齐筛查所需的设施设备。二是要强化可转换传染病区的收治能力,结合县城城镇化补短板,按照不同规模城市人口,明确可转换集中收治床位数量要求,分级分层配置疫情防控救治资源。三是强化可转换ICU的救治能力,明确各级医院的ICU中都要设置一定数量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或者预留出负压改造的条件,按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机、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等医疗设备。四是强化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新增一批达到P3水平的实验室,填补地市级P2实验室空白点,提升重大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的能力。五是强化传染病的检测能力,所有承担收治任务的医院都要具备已知传染病的常规检测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企业等第三方实验室的作用。六是要强化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能力,支持没有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地级市以及较大的县加强建设,支持大城市、特大城市按照现有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扩展一倍作为应急备用。七是应急救援能力,要大幅提升呼叫接听率,缩短响应的时间。
另外,要完善三个保障:一是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保障,要综合考虑人口、区域等因素,支持每个省份改造升级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患者救治和重要医疗设备储备任务。二是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引导医疗机构做好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眼罩等储备,提升有效抵御第一波需求冲击的能力。三是应急医疗物资启用预案保障,要求各地全面掌握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应急设施分布图和启用的次序表。
可以跟大家说的是,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公共卫生相关项目建设的投资总量是去年的两倍,缩减了其他的一些专项,集中支持公共卫生领域的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引导地方统筹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高质量的完成公共卫生项目的建设,确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谢谢。2020-07-28 10:34:49
香港中评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医改的重点任务也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文件作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请问国家卫健委对此有什么考虑?谢谢。2020-07-28 10:40:12
梁万年: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一直在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和相关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内部运行管理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近十年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尤其是在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也证明,我们所秉承的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原则是正确的,也充分彰显了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主体的作用,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主力军、是医改的主力军。
公立医院改革从现在来看,外部的政策环境,从方向到路径是明确的,今后的改革重点是要把外部治理体系相关政策落地,真正产生作用。第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公立医院的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核心是要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第一个转变,从发展方式上要改变公立医院由传统的、粗放式、规模式的发展走向内涵建设为主,来提高它的质量。第二个转变,从发展的内涵上、管理上,过去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要走向内涵式的、集约性的、高效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效率。第三个转变,从资源配置方面,要改革过去重点配置硬件,逐渐转向投向人力资源发展,来提高人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待遇。围绕着这三个转变、三个提高,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加强公立医院的服务体系建设,使它上下协同、区域协同、内外协同,在全国要使公立医院的布局既有国家的医学高峰,比如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发挥医学科技发展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在省级层面,要布局一批省级医学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挥省域内的带头引领和辐射作用。另外,要重点强化县级医院的能力建设,使县级医院真正成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同时,兼顾到区域医疗卫生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布局、有效配置。
第二,刚刚发改委欧司长已经介绍,要围绕重大疾病的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加强公立医院防治能力建设,尤其是分层分级分流的救治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政策的协同性,促进公立医院发挥公共卫生的职能,建立相应的督促、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要发挥公立医院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当中的领头作用和骨干作用,因为下一步医改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其中重要的抓手就是要推进以县域为龙头,把下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实行上下一体的管理,包括县乡一体、乡村一体,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有效的紧密型医共体,使整个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成为“一家人”,围绕县乡老百姓的健康需求进行全链条、全方位的管理。另外,在城市要发挥城市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组建医疗集团的牵头和引领作用,形成紧密型医疗集团,对辖区老百姓实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公立医院在整合型的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核心要素是要把它的优质资源下沉到社区,而不能产生对上的虹吸作用。
第四,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以及服务模式要实行变革,要考虑到今后新的趋势,比如一些新技术、新服务模式的建立,尤其是这次疫情防控,我们的远程医疗、大数据、新技术的应用,既方便老百姓又能提高公立医院的效率。同时,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是要进一步强化以需求为主导来设计服务流程和服务项目。
第五,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尤其是要强化公立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制度设计和现代医院管理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推动公立医院的集约式发展,用好每一分钱,包括政府的投入、医保的投入,以及个人的缴费,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实时监控公立医院的运行状态。
第六,要强化公立医院的文化建设,要强调公立医院姓“公”,要具备公益性,这是它的本质要求,公立医院要真正的以老百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关爱广大医务人员,提升他们的职业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空间。
最后,要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的外部体制改革,这离不开政府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要给公立医院的发展增加新的动能,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价格改革、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改革以及薪酬、人事、编制制度改革。
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正在研究关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文件,我们会按照有关思路推进这项工作。谢谢大家。2020-07-28 10:45:56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如同欧司长刚才所说,公共卫生体系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短板,这是咱们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在这次重点任务当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放在了首要位置。想请具体介绍一下,下一步究竟如何加强这一体系建设?谢谢。2020-07-28 10:57:11
王贺胜: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深化医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重要内容,全面加强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稳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要求具体化、精细化,尽快转化成为可操作的政策举措。一是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二是围绕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准确性、加强疫情分析研判、健全应对预案体系、强化人员能力储备等,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能力。三是按照“平战结合”原则,以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为重点,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四是创新方式、群专结合,动员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此外,我们还将按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投入,集中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相关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做好法律衔接。
谢谢。2020-07-28 11:06:25
中新社记者:
今年医改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第四项明确提出要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请问国家医保局,今后对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考虑?谢谢。2020-07-28 11:16:56
熊先军: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首批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之一,是对新时代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重要的顶层设计。作为首份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文件,《意见》的出台是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指导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于今后较长时间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家医保局将把贯彻意见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按照《意见》明确的“1+4+2”框架,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各项制度改革任务。具体包括明确一个目标,即全面建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保、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保制度体系。健全四大机制,即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加强两个支撑,即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
结合今年医改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我们将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重点做好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等工作,同时抓好打赢医保扶贫攻坚战、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优化公共管理服务、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重点任务。
谢谢。2020-07-28 11:20:22
CGTN记者:
我们也看到,下半年医改重点任务包括了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不能详细介绍下秋冬季节我们会怎样防控疫情?因为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谢谢。2020-07-28 11:27:50
王贺胜:
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做准备,我们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我们前期已经积累的这些经验和基础,相信我们能够很好地应对秋冬季疫情。
现在关键还是要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集中优势资源,尽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质量,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工作,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等专业人员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尽快把疫情传播的链条搞清楚。在医疗救治方面,按照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进行同质化、规范化治疗,关口前移,防止轻症患者转成重症危重症。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技术指导,不断调整技术指南,加强临床、护理、中医药治疗以及医疗设备、急救药品的储备。同时,加强流调、院感防控工作培训,帮助各地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防控水平。
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和家庭“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要求,结合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特点,研究制定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遏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谢谢。2020-07-28 11:32:32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看到,当前社会上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是比较大的,但同时还存在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这样的问题。刚才也讲到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工作去年已经开始,今年会有哪些安排?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是哪些?谢谢。2020-07-28 11:39:04
欧晓理:
正像你刚才说的,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上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确实是我们卫生领域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很多患者跨区域就医、增加医疗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高度,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决定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去年,经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联合印发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相对富集的地方选择一批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或者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优质医疗资源相对比较薄弱的八个省区,即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作为试点省,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力争通过努力,在这些省区能够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转化平台。同时,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培育一批品牌优势明显、能够跨区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医疗集团,打造一批以高水平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形成一批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我们的目标要求是,这些试点省份的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输出地医院差距缩小,跨省跨区域就医减少,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往前推进。今年以来虽然疫情很严重,但是我们还是跟相关部门一起指导八个试点省区和北京、上海一些输出医疗机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医院的实际,研究制定了项目建设方案。一是围绕重点疾病和薄弱地区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先整合现有资源,切实维护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属性。二是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医改“试验田”作用,着力突出改革创新,在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医院补偿机制、鼓励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关键环节加大探索力度,拿出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三是根据区域健康需求和前期工作基础,在方案制定过程中突出输出医院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放大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诊疗能力整体提升。
近期,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一起对试点省份报来的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集中评审,多次征求专家意见,指导试点省份和项目单位抓紧修改完善,已经批复了10个项目建设方案,按程序已经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支持。今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相关安排,继续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指导各地按照已经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要点,抓紧推进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尽快建立与区域医疗中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当前,这八个省区的区域医疗中心试点还承担着很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推进区域医疗中心试点积累经验。各省里面也有省里相对优势的医疗资源,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往地市下沉,促进医疗资源更加均衡一些。
谢谢。2020-07-28 11:40:46
胡凯红:
最后一个提问。2020-07-28 11:41:16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知道医保部门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请问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抓好哪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谢谢。2020-07-28 11:42:44
熊先军:
谢谢你的提问。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医保局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及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指导各地医保部门强化应对疫情工作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出台“两个确保”的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对确诊和疑似患者全部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对承担新冠肺炎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拨付专项资金,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并及时与医疗机构进行结算。截止7月19日,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13.55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8.47亿元,医保支付12.32亿元,支付比例达到67%。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实行“及时办、不见面办、便民办、延期办、放心办”的“五个办”医保经办服务,将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行长处方政策。三是支持复工复产。各地可从2月起减半征收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减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预计可为企业减负1500亿元以上。
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结算清算,不留后账。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组织参保地核实并进行全国清算。二是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对疫情期间出台的“互联网+医保”、长处方等便民措施,使它常态化、制度化,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三是加强形势分析与研判。压实基金管理责任,做好基金运行监测分析。积极支持医疗机构渡过难关。谢谢。2020-07-28 11:44:05
胡凯红: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王主任和三位司长,谢谢各位。2020-07-28 11:46:36